
多地松绑房贷集中度监管要求
作者:宁波贷款发布时间:2021-02-24分类:贷款资讯浏览:89评论:0
记者获悉,广东、海南、上海、浙江、厦门等地分别发布了关于地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通知。这项政策将直接影响当地银行的房贷额度。
其中,广东、海南、上海、浙江等地的监管部门提高了当地法人银行评估的上限,但被“松绑”的银行的评估水平和增长率不同。
厦门版房地产贷款集中监管要求与央行、银保监会的先前通知一致。此外,重庆、江苏等地的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地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评估指标的上限也是按照中央银行的标准执行的,尚未提高。
厦门市发布住房贷款集中度评估要求
记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央支行和厦门市银监局已发布《关于厦门市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相关管理要求的通知》。
根据通知,厦门的法人银行金融机构属第三档、第五档。其中,第三档机构包括厦门国际银行、厦门银行、厦门农商行。第五档机构包括厦门同安农银村镇银行、厦门翔安民生村镇银行行。两档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2.5%、17.5%以及12.5%、7.5%。
这意味着厦门版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评估指标与央行、银保监会的要求一致。
此前,央行、银保监会于2020年底共同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涉及7家中资大型银行、17家中资中型银行、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县域农合机构、村镇银行等五档机构设定了房地产贷款比重的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的上限。
其中,第一档的中资大型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40%和32.5%;第二档的中资中型银行两项占比分别为27.5%和20%;第三档的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两项占比分别为22.5%和17.5%;第四档的县域农合机构两项占比分别为17.5%和12.5%;第五档村镇银行分别为12.5%和7.5%。
除厦门外,重庆、江苏等地的银行业人士也向记者报道,当地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评估指标的上限是按照中央银行的标准执行的,尚未调整。
一些地方监管部门提高了评估上限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监管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高了对当地公司银行的评估上限。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省银监局发布了《关于做好广东省地方法人银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广东(不含深圳,下同)辖内法人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第三档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4.5%、19.5%;第四档银行两项占比上限分别为20%、15%;第五档银行两项占比上限分别为12.5%、7.5%。
这意味着广东省第三、四档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比重上限分别提高了2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银行将遵循中央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先前通知。
根据2019年底的数据计算,广东地区大部分资产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地方银行均达到上述个人住房贷款比重的上限要求,但房地产贷款比重一般超过标准。其中,中山农商行、惠州农商行在贷款中占很大比例。
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和浙江省银监局于今年1月发布的通知中,关于其管辖范围内法人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管理要求第三档银行贷款余额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上限保持不变,对第四档、第五档银行比重的考核要求分别提高了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此外,上海分别提高了对第三档和第五档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上限,分别提高了2%和1.5%。海南将三级银行在房地产贷款中所占比例的上限提高了2.5%。
因城施策
实际上,央行、银保监会此前曾发布过关于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的通知,这为地方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地方银行留下了空间。
通知中提到,央行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支行的中央支行,与银保监会地方支行一起,可以结合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具体情况和系统性在充分展示金融风险特征的前提下,根据《通知》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为基准,在增减2.5个百分点的范围内,合理确定辖区内适用于相应档次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
“监管政策相对灵活,'因城施策。'对于个别地区,住房相关贷款的比例本来就很高,如果监管评估过低,将对当地银行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表示。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严跃进认为,地方政策明确了各类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上限,这将有助于银行灵活实施中央住房贷款政策。
“在类似政策下,不同银行的抵押业务将发生变化。对于相关购房者,也有必要积极了解当地银行的贷款政策,以降低处理贷款的风险。过热的房价应该没有上限的增长空间;信贷额度充裕的城市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严跃进说。
同时,一些超过标准的中小型银行高管表示,一方面,与住房有关的贷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互联网贷款政策收紧。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一直是业务重点,“因此业务压力仍然相对较大”。
对此,廖志明说,总体而言,今年贷款需求仍然很旺盛,银行可以在更多领域进行投资。“一是政府投融资项目需求;二是房地产融资虽然受房贷集中度政策影响,但需求还在,银行房地产贷款增量并不会明显下滑,更多是平稳增长;三是明显改善的融资需求,包括制造业贷款、个人消费类及信用卡贷款等。”
- 上一篇:夫妻共同贷款房贷利率怎么转换LPR?
- 下一篇:贷款也有“冷静期”
相关推荐
- 贷款资讯排行
- 最近发表
取消回复欢迎 你 发表评论: